服务咨询热线:18388476900
您的位置:首页行业资讯人参果种植全攻略:从选地到采收的科学实践

人参果种植全攻略:从选地到采收的科学实践

2025-07-10
人参果,学名香瓜茄,因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及氨基酸,且口感清甜多汁,成为近年来备受青睐的特色水果。其适应性较强,但要实现优质高产,需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。

以下从选地、育苗、定植到田间管理、采收等环节,详细介绍人参果的种植要点。

一、品种选择:因地制宜选优种
人参果品种较多,按果实形状可分为圆形、椭圆形等,按果皮颜色有黄果、紫果等。目前市场上表现优良的品种有:
圆果2号:适应性强,果实圆形,成熟后果皮金黄,甜度高,耐储运,适合规模化种植。
长丽:果实长椭圆形,果皮底色黄,带紫色条纹,口感脆嫩,抗病性好。
阿斯卡:引自国外,果实大,单果重可达200-300克,风味浓郁,适合高海拔地区种植。

选择品种时,需结合当地气候、土壤条件及市场需求,优先挑选脱毒种苗,减少病虫害风险。

 二、选地与整地:奠定生长基础
人参果喜温暖、光照充足的环境,耐旱但不耐涝,适宜在海拔1000-2500米、年平均气温15-20℃的地区种植。  
1. 土壤要求:偏好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,pH值6.0-7.5为宜。黏土需改良(可掺入河沙、腐熟有机肥),避免低洼易涝地块。  
2. 整地施肥:  
前茬作物以禾本科(如玉米、小麦)为佳,避免与茄科(番茄、茄子)连作,减少土传病害。  
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-5000公斤、复合肥(氮磷钾15:15:15)50公斤,深耕30厘米,耙平后做畦,畦宽1.2-1.5米,高20-30厘米,畦间距30-40厘米以利排水。

 三、育苗技术:培育健壮幼苗
人参果育苗可采用种子育苗或扦插育苗,生产中多以扦插育苗为主,因其成活率高、生长快。  
1. 扦插育苗:  
选取无病虫害的健壮枝条,剪成10-15厘米长的插穗,保留2-3个芽,下端剪成斜口,上端平剪,去除下部叶片,保留顶部1-2片叶。  
插穗用生根粉溶液浸泡10-15分钟,捞出晾干后插入育苗床(基质为腐熟锯末+珍珠岩+园土=3:2:5),深度5-7厘米,压实后浇水,保持基质湿润。  
育苗期间温度控制在20-25℃,遮光率50%,约10-15天即可生根,待幼苗长至3-4片真叶时移栽。  
2. 种子育苗:适合品种改良,种子需浸种催芽(温水浸种24小时,湿布包裹催芽至露白),播后覆土1厘米,保持温度25℃左右,出苗后及时间苗。

四、定植管理:合理密植促生长
1. 定植时间:春栽在3-4月(气温稳定在10℃以上),秋栽在8-9月,避开高温和严寒。  
2. 定植方法:带土移栽,避免伤根,定植穴深10-15厘米,每亩定植2000-2500株(株行距40×60厘米),定植后浇透定根水,缓苗期间遮阴保湿。  

五、田间管理:精细化养护提品质
1. 水肥管理:  
浇水:遵循“见干见湿”原则,苗期少浇水防徒长,开花结果期需水量大,保持土壤湿润,但忌积水(雨后及时排水)。  
施肥:苗期以氮肥为主(如尿素),促进枝叶生长;开花结果期增施磷钾肥(如磷酸二氢钾),每亩每次施复合肥15-20公斤,每隔15-20天一次,配合叶面喷施0.3%磷酸二氢钾溶液,提升果实品质。  
2. 整枝打杈:  
人参果分枝能力强,采用双干整枝法:保留主枝和**花序下的1个侧枝,其余侧枝及时摘除,避免养分消耗。  
植株长至30-40厘米时搭架(竹竿或铁丝架),防止倒伏,将枝条固定在架上,保持通风透光。  
3. 保花保果:  
花期遇低温或高温时,可喷施防落素(浓度20-30ppm)促进坐果,每花序保留2-3个健壮果实,疏除畸形果、小果,提高单果重量。  
4. 病虫害防治:  
常见病害:叶斑病、疫病、病毒病,可通过轮作、选用脱毒苗预防,发病初期喷施多菌灵、代森锰锌等药剂。  
常见虫害:蚜虫、红蜘蛛、白粉虱,采用黄板诱杀,或喷施吡虫啉、阿维菌素等低毒农药,注意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。

 六、采收:把握时机保风味
人参果果实成熟需经历青熟期、转色期、成熟期:  
青熟期:果实绿色,口感硬,可采收后催熟(室温放置5-7天)。  
成熟期:果实底色变黄,带有紫色条纹(依品种而定),果肉变软,甜度**,此时采收风味**。  
采收时用剪刀剪断果柄,轻拿轻放,避免损伤,分级包装后可鲜销或冷藏(适宜温度5-10℃,可存放1-2个月)。

人参果种植需兼顾“生态”与“精细”,从品种选择到采收的每一环都影响着最终产量与品质。通过科学管理,既能充分利用高原、山地等特色地理优势,也能实现“一株多果、一果多值”的经济效益,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提供新路径。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
上一篇
下一篇